日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通報3起形式主義典型問題。其中,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一行3人赴某省兩個縣區開展勞務品牌建設工作調研,其間對基層陪同人數缺乏嚴格把關,省、市、縣、鄉層層多人陪同,有時一個調研點陪同近10人,增加了基層負擔。調研組先后考察調研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明清古街、千年古城墻等,一些調研點與調研主題明顯不符。
層層陪同搞調研,不僅折騰人,還暴露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派。少數領導干部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看似要求很嚴、抓得很緊,但其實是停留在文件中,表現在口號上,一沾上自己,就明里暗里“松一松”“放一放”。有的領導干部雖然嘴上說“不要陪”“不用陪”,但面對超標準接待卻做不到態度堅決、抵制有力、措施果斷,而是半推半就,直至默許笑納。如此這般,上面松一尺、下面寬一丈,便很可能上行下效,打開層層陪同的口子。有的領導干部調研不是為解決問題,而是為留痕、為交差,需要熱鬧的現場來“體現成果”,把調研當成表演。為了讓上級滿意,基層也不敢怠慢,硬湊人數、安排路線、布置場景、張羅報告,就怕禮數不周。如此這般的調研,哪還能聽到真話、了解實情?基層干部哪還有時間精力專注本職工作?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調研做得好不好,不在陣勢大小,而在能否察實情、取真經。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我們黨調查研究有優良的作風傳統。“減少陪同人員”“簡化接待工作”,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對改進調查研究做出了明確規定。要不斷強化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提升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筑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頑疾。
調查研究要注重實效,多一些隨機調研、蹲點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多到問題集中、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調研,提升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做到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解民困、紓民憂。同時,要提前亮明反對層層陪同的鮮明態度,讓基層明白怎么做是合適的,而不是讓基層在“不敢怠慢”中,一味把陪同搞成“高規格”。另外,還可以探索對調研陪同的事項內容進行清單化、透明化管理,讓減少陪同、簡化接待有章可循。相關考核評價,也不妨將層層陪同問題納入約束指標。
祛除層層陪同頑疾,只有上下同嚴,才能標本兼治。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推動作風建設往深里抓、實里做。到基層調研要聚焦打通服務群眾的堵點和難點,看看政策落實得怎么樣,找準群眾的期盼在哪里,多到現場看、多找具體事例分析、多聽群眾怎么說,真正把調研做實,把存在的問題找準,把原因分析透徹。對調研中收集到的問題認真研究,明確措施,確保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效、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把調查研究當成走形式、走過場。(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