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個核心問題。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的作風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影響著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程度。回顧歷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正是因為黨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支持,匯聚起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磅礴力量。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上率下推進全黨作風建設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我們黨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了人民群眾信任擁護。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要清醒認識到,現實中,仍有一些干部存在不良作風,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比如,個別地方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卻沒有給群眾帶來實際利益;有些干部對待群眾訴求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問題得不到解決;發生在群眾眼皮底下的公款享樂奢靡問題明顯減少,但一些不正之風由明轉暗、改頭換面,出現新情況新表現……如果任由這些不良風氣潛滋暗長,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當前,我國正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越是任重道遠、爬坡過坎,越是風高浪急、艱巨繁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作風建設新成效,體現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體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績中。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堅持開門教育,把學習教育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實際行動,加強調查研究,直擊作風痛點,注重群眾參與,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評判。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組織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服務群眾,讓群眾可感可及。
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紀檢監察機關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意愿,一嚴到底糾治“四風”,推動八項規定化風成俗,讓群眾在作風轉變、問題解決中切實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